父母带孩子练琴的一些建议

带孩子练琴很有挑战性,因为它涉及到解决问题、自律、灵活、同理心、信任、耐心、创造性等等,以及非常重要的自尊。我们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平衡这些心理和素质,努力把孩子培养成铃木教学法创始人铃木镇一先生所说的“高贵的人”。

以下是一位美国铃木教师给家长的一些建议:

1

练琴是不可商量的,也就是说每天必须练琴。

练琴需要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就像吃早餐和刷牙一样。(铃木先生说“在你需要吃饭的那些天练琴就可以”)找一个适合你家情况的固定时间,并坚持下来,坚持按照约定的时间练琴。对于大多数年幼的孩子来说早晨是最好的练琴时间。有些孩子可能分散在一天的几个时间段里练琴效果更好。青少年需要更灵活的时间安排,虽然他们内心需要独立,却不擅长时间管理,所以完全让他们自己去掌握练琴时间的父母需要小心(正如:你会让他们哪几顿饭不吃呢?)

2

练琴时让自己免于其他事务的打扰(包括电话!),特别注意孩子的生活学习节奏跟成人是不一样的。如果你带孩子练琴的时候同时干几件事,这个时候孩子的练琴并不是很有效率的。

3

有效的练琴比很长时间的练琴要好。在一开始有的父母经常让练琴持续太长时间。提前决定好这次练琴要完成哪一点,一旦完成这个任务就停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,然后再继续吧。

4

每次只练一个很小的部分,并且掌握它。几个音,或者一个短的乐句都可以单独拿出来练习。像拼图一样,把先把一小块区域解决好,再解决另外一块,直到把所有的都解决。

把曲子分成几个小部分,单独解决的能力需要从很小就开始练习(就像解决大麻烦一样)。如果总是从开头部分开始练起,结尾部分一般就掌握不好,中间部分也磕磕绊绊的。

5

一次集中关注一件事。比如当集中注意手的动作时,就先别计较左手伴奏是否弱下来了。手的动作练得差不多了,再集中练习左手弱。

6

练习你的语言技巧,这样你可以表达得既清晰、温和,又坚定。

你有设置底线的权利,在底线内又可以有一定的灵活度。你可以提出一个要求,但是它并不像是命令。学会提问,不要问答案“是”或“不是”的问题。这些技巧可以让你的孩子有合理的选择权(比如接下来练习哪首曲子)让他有自己控制练琴的感觉。

7

不管孩子有多少错误,要表扬孩子的努力!

在他练习中找出正面积极的东西,并且告诉你听到或者看到的,他哪个方面做得很好。(“我真的很喜欢你……的方式”)自尊是非常棒的激励方式。找到哪种方式对孩子有效,继续用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反复练习,而不要批评孩子犯下了哪些错误。

8

不要期待马上就有成果。

这点对于当今的孩子尤其困难,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好多事都迅速、轻易地有结果。这也是为什么继续复习学会的曲子非常重要,它能把孩子掌握的东西沉淀下来,让孩子获得信心,熟练掌握学到的能力。只要一直在强化已经学会的技能,它就会变得越来越简单。

9

如果希望孩子听你的,就听从老师的指导。如果老师让孩子把一个难的部分每天练20遍,尽你所能让孩子完成它。如果你需要更细致的指导,可以向老师提出来。

10

不要比较。孩子们的成长和学习速度都是不同的,他们喜欢的活动也不相同。帮助孩子完成每一小步,并且享受这个过程。

知道什么时候退归身后,让孩子自己去弄明白一些东西,当他完成的时候祝贺他。这一条和第3条相关联,因为成人急于求成。

如果想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,我们就要避免当孩子提问的时候马上告诉他答案。有时候孩子好像在一个地方卡住了,你承认他的努力比提供建议更重要。

11

学会了解情绪。你或者孩子自己,都都不能控制孩子的感受,但是你可以帮助他控制他的行为(他做什么),这样将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。

12

练琴对你和孩子都是一个特别的经历。尽量在完成练琴作业时让整个过程是舒服的,让人满意的,是有趣的。可以用一些游戏,比如用骰子或者卡片来决定要练习多少遍。比如反转角色,让孩子来当父母……对大一点的孩子,让他们自己负责评价自己的练琴。他们知道需要做哪些,但是可能也需要在树立目标,以及确定完成了哪些方面得到帮助。

13

练琴并不需要一直都是有趣的,一直都是游戏形式的。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像《欢乐满人间》的仙女玛莉。有时候只是需要一点小小的调整,调整一下练习的顺序,或者调整一下练习的重点。有时候你需要的只是,比如在练琴中间做点“傻事儿”,或者某一天练得比较困难的时候安排“一分钟的抱怨”。在练习低落的时候,做你能做的,但是不要放弃,或者向不愿意练琴的孩子妥协。(打个比方,比如当时间紧张的时候,你可能宁愿让孩子吃外卖便当,而不是让孩子饿一顿。)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